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蔡昊:贝克汉姆请他去做家宴
蔡昊:贝克汉姆请他去做家宴
时间:2024-03-31 来源:新闻资讯

  成名后,蔡昊曾自问,到底是啥东西让自己会变得瞩目?答案,在他为贝克汉姆举办家宴后找到,同时他也更确定,知识、艺术、审美和品位,不仅能为美食赋予生命,还能带领厨师走向国际,获得世界认可。今年专程前往伦敦为贝克汉姆举办家宴,蔡昊身边随时跟着5位助手,其中,两个是厨师助手,3个生活助手(一个化妆,一个埋单,一个安排日程),“这是为明星举办家宴时从未有过的待遇,是被人尊为上宾的感觉。”

  在美国开工厂时期,蔡昊最热衷观察食物在不一样的温度下的变化。经营好酒好蔡工作室时,他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所得,将化工学知识融入烹饪,打破了中国菜的局限性,为料理赋予了新生命。

  在国内餐饮界里,好酒好蔡工作室本只是一间小小的私人餐厅,但因蔡昊的经营理念、管理后厨的模式和同行们有着太多不一样的地方,在不少外人眼中,蔡昊是标新立异的。“十年前做餐饮的那拨人,大多都能赚大钱,有些甚至开起了连锁店。在那几年,我并没有赚到什么钱,只想着如何‘做好菜’。”

  蔡昊的坚持,从“脆皮婆参”这道名菜中可见一斑,海参入口时就像在吃上海脆皮年糕一般有趣,咸淡甜鲜则平衡得恰如其分。他说,所有海参都有“黏黏糯糯”的口感,但传统泡发方法并不能将这个口感带出。为了让海参泡发出完美的口感,他试了足足十个版本。

  而最令蔡昊哭笑不得的是,当时有人吃过他做的菜后,认为“嗯,味道确实不错。但这个赚不了钱,玩玩就算了”。食材优先,专注出品,这是蔡昊一个人的江湖,他也注定比别人走得更孤独。

  虽然蔡昊一直说他在这条路上是孤独的,但回望过去,一路以来他也收获了不少鼓励与掌声。除了朋友,粉丝就是他的最大动力。

  现在的“好酒好蔡工作室”已搬至天河商圈,但主要消费力仍是来自外地的朋友。据蔡昊介绍,来好酒好蔡吃饭的食客,有一半是从世界各地专程坐飞机过来的。或许对于不少国外的食客来说,去好酒好蔡吃饭也是一种潮流,就如同国内食客迷恋米其林餐厅一样,也会不惜成本打飞的出国体验一番异国最佳美食。

  提起米其林,这个所有厨师心里的“奥斯卡”,蔡昊却坦白说自己兴趣不大。归根结底,他认为,是因为自己吃过太多米其林餐厅后,了解到这个系统里其实是一套外国人自己的游戏规则。他举例道,一些被评为米其林三星的粤菜餐厅,烹饪时竟然会使用味精,食物本身加工过度,“如果是这样(要迎合这个标准),我宁愿不要三星。”

  简单即美,是蔡昊对烹饪的态度;新鲜,则他对食材的唯一标准。电影《料理鼠王》中提到,为保证获得最好的食材,大厨需和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。蔡昊亦如是,虽然他在每个街市都能找到比较合适的食材,但在相熟的体育东横街街市、兴盛路市场以及黄沙海产批发商业市场,则有他的“专属”供应商:好几个档主,总会把最新鲜的食材留给他。

  从特别的时令海鲜,到江西竹丝鸡、汕头黄牛肉,只要一新鲜到店,档主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他。而为保证食材鲜味,他不惜向传统“宣战”。比如潮汕菜的特色生腌,为保证卫生,通常会用大量花雕酒以及其他腌料对生鲜进行杀菌。但蔡昊一反其道,将腌料用量降低,还发明了用臭氧为生鲜消毒的方法,以减少对腌料的依赖。

  蔡昊深知,一个好厨师,知识只占60%,其余40%来自经验。在法国要成为名厨,知识面要求很广,画画、摄影、音乐都需有所涉猎,因为艺术才能赋予一个菜以生命力。反观国内,蔡昊坦言很失望,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管理系统,直接引发了厨师这个行业没有正真获得应有的重视,“如果能有更多大学生愿意学习烹饪,餐饮界里或许非常容易出艺术家。”

  成名后,蔡昊曾自问,到底是啥东西让自己会变得瞩目?答案,在他为贝克汉姆举办家宴后找到,同时他也更确定,知识、艺术、审美和品位,不仅能为美食赋予生命,还能带领厨师走向国际,获得世界认可。今年专程前往伦敦为贝克汉姆举办家宴,蔡昊身边随时跟着5位助手,其中,两个是厨师助手,3个生活助手(一个化妆,一个埋单,一个安排日程),“这是为明星举办家宴时从未有过的待遇,是被人尊为上宾的感觉。”

  当时蔡昊就想,如果所有厨师都有这样的待遇该多好。但他也意识到,这其中不是没有等价交换,“当你站出来时,所拥有的不仅仅一个厨师的身份,还要有艺术家、饮食文化交流者、生活家的底蕴,这样才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。如果你穿着一套大两码的厨师制服出来,还能指望受到这样的待遇吗?”

  为保持健康的形象,蔡昊坚持每天跑步。在他看来,“美食家就是要挺着大肚腩”这个形象,是非常错误的示范。更何况,身为厨师和美食家,只有通过运动才能有好的体力和好的胃口,才能将美食文化传承下去。